第二十課

第十六課 第十七課 第十八課 第十九課 第二十課


香港史主網站
向上

第二十課 暴動事件

學習要點

知識層面

認識戰後的暴亂事件。

能力層面

分析暴亂的成因。

情意層面

通過認識暴亂情況,從明瞭安定的重要性,加強對香港的歸屬感。

戰後,香港經濟不斷發展,社會安定繁榮。但由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香港也偶有幾次暴亂。 

一)五六事件 

1946年,國共內戰爆發。大批難民湧入香港,新來港難民在幾年內達到全港總人口數量的30%。大多難民來港後,聚居於九龍等地的木屋區,大多境況淒槮,甚至更為失業者。其中一些國民黨人士建立起活躍的政治組織。每年雙十節,親國民黨居民都要懸掛國民黨的旗幟,以示慶祝。

 1956年雙十節前夕,九龍李鄭屋徙置區徒置大廈上升起青天白日旗。10月10日早晨,管理人員按照不得張掛旗幟的規定將其除下,頓時引起居民不滿。居民要求賠償,並要在報章上刊登歉聲明。後來,一些暴亂分子乘時搶劫焚燒徙置大廈辦公室。後來,事件擴大。一些暴亂分子在九龍地區燒毀汽車,洗劫商店。暴亂的另一個中心是新市鎮荃灣。10月9日,寶星紗廠員工宿舍也因懸掛國民黨旗幟問題引發爭執,11日下午,國民黨分子在工廠門前眾集示威,要求廠方升起青天白日旗。當晚,千餘名暴亂分子大肆進攻工廠,造成多人死傷。

10月11日中午,暴徒在九龍攔截瑞士領事夫婦乘坐的出租車並縱火焚燒,領事夫婦嚴重燒傷,領事夫人後來不治身亡。當晚,英軍由新軍進入九龍市區。10月12日下午,九龍地區恢復平靜,荃灣暴亂也得到平息。10月13日,周恩來總理約見英國駐華代辦歐念儒,對九龍華籍居民的生命財產受到的嚴重損失和重大傷亡表示極大的憤慨和關切。 

二)六六事件 

六十年代以後,香港物格上漲,市民深感生活壓力巨大。1965年10月,天星小輪有限公司以員工薪金提高和碼頭、輪渡保養費用增加為理由,向政府提出增加票價。當消息傳出,社會輿論反應強烈。市民大多認為一間公共交通公司提高票價,勢必導致其他公司群起效尤,引起物價全面上漲。11月下旬,市政局民選議員葉錫恩向政府遞送一份兩萬餘人簽名的呈文,反映民眾反對加價的呼聲。

1966年4月4日上午,香港青年蘇守忠身上穿看寫有支持葉錫恩,參加絕食,反對加價等中英文字樣的外衣,在港島天星碼頭以絕食形式抗議渡輪加價。他表示將絕食至死或加價建議撤銷為止。4月5日下午,警察以阻礙行人通道為理由逮捕蘇守忠。當晚,一些市民以天星碼頭為起步點,沿彌敦道遊行,高呼反對加價的口號。4月6日,蘇守忠在西區裁判司署受審。同日,港島和九龍發生了零星的示威。當天黃昏,示威演變成為暴亂。一些暴亂份子意圖佔領彌敦道,警察立刻作出鎮壓。暴亂分子向警察投擲石塊,搗毀巴士。警察發射催淚彈,並開槍驅散人群。凌晨時分,瞥方才將暴亂平息。7日傍晚,亞皆老街、西洋菜街、山東街一帶又有大批人群眾集合,鼓油街等地更有一些青年放火焚毀車輛。

8日,政府為防暴亂擴大,在九龍地區實行宵禁。九龍暴亂得到平息。5月2日,天星小輪開始加價,但只限於頭等艙。於是,大部分乘客改搭二等艙,作為無聲的抗議。事件發生後,政府組織了調查委員會,探究動亂產生的根源。當時,報告顯示結果指出,1965年銀行風潮後,房地產迅速衰退,人們對香港經濟前景普遍持悲觀態度。因此,經濟問題容易形成社會動亂。

 三)六七事件

1966年,中國爆發了文化大革命。在文化大革命思潮的影響下,香港出現了六七事件。1967年初,渣華郵船公司、南豐紗廠、青洲英泥、新蒲崗香港人造花廠等因解僱職工引起工人強烈抗議。在人造花廠,資方態度頑固,解僱近百名工人。被解僱的工人包圍廠房,阻止廠方搬運貨物。警察前往干預,打傷數人,逮捕多人。後來,一些報紙強烈譴責港府野蠻攻擊手無寸鐵的工人。不少工會也響應,街頭上出現了聲援工人、攻擊港府等大標語。警察以催淚彈驅散人群,衝突中多人受傷。

15日,中國外交部發表聲明,要求英國政府停止一切法西斯措施,釋放全體被捕人員。16日,港九各界同胞反對港英迫害鬥爭委員會成立,向政府提出四項要求:停止迫害、釋放被捕者、懲兇賠償、認罪賠禮。總督府前的示威與日俱增,總督府淹沒於大字報的海洋中。後來,遊行示威被罷工、罷市所取代。港九巴士、電車、北角發電廠、中華煤氣公司、九龍船塢、天星小輪的數萬工人開始舉行定時罷工。6月3日,北京《人民日報》發表社論,號召香港同胞進一步動員起來,組織起來,勇猛地向看英帝國主義展開鬥爭。結果,罷工人數不斷增加。同時,港府的鎮壓措施節節升級。港府發出彆告。將解僱參與罷工的政府僱員。罷工風潮所波及的私人企業亦仿效,以解僱威脅工人。

港府更派人清除街頭標語及大字報,在清除過程中,發生多次流血事件。警察多次出動鎮壓,其中更包括以千多名防暴警察動用直升幾,帶備現代化武器進攻華豐國貨公司最為慘烈。在文化教育界,政府更逮捕不少親中報社的記者、演員和導演等。同時,8月22日,北京數萬名紅衛兵浩浩蕩蕩地趕至英國代辦處示威抗議,並放火焚燒代辦處,衝突達到頂點。8月下旬,北京方面指示香港不 宜照搬國內。但香港的衝突並沒有就此終止,而是進入炸彈攻擊的新階段。親中組織在電車、汽車、輪渡、繁華鬧市等地方廣佈真假炸彈。炸彈攻擊事件屢出不窮。據港府統計,警方共處理疑彈八千多枚,其中真彈有千多枚。由於炸彈攻擊目標不明,屢屢傷及無辜,市民們惶惶不安。當時,一般市民最大的願望是經濟繁榮,生活安定。結果,攻擊行動日漸失去民心。在該年底,持續數月之久的六七事件終告平息。

 

四)八一事件

    1982年12月25日零晨,中區發生騷亂事件。事件起因只是一場輕微場的交通意外。一位司機駕車不慎,撞到一名路人。因他未能及時停車,引起不滿。當時,一些青年推波助瀾,終演變成騷亂。參予騷亂者多是青少年。事件中,有七輛汽車被破壞,十一人受傷。警方派出機動部隊驅散人群。至清晨五時許,騷亂終告平息、警方共拘捕十八人。

    當天,政府發表告市民書,呼籲市民自律。同時,為了避免騷亂再次發生,警芳採取多項措施,除在中區、灣仔、銅鑼灣、尖沙咀、旺角、油麻地等地加派警力,還封鎖中區多條街道,禁止汽車駛入。

     接著一九八二年元旦,社區仍有小規模的騷動,幸好很快已被平息。這兩次的騷動令社會人士開始關注青少年問題。

 五)八四事件

  1984年1月11日,政府宣佈大幅度增加的士發記稅和牌照費、首次登記稅由原來的一律15%增至70%到90%不等。牌照費由原來的1600元增至4600元到13400元不等。大幅度加稅引致的士商及司機強烈不滿。結果,的士司機及的士商在多處地方進行一連三天的罷駛遊行活動。

    首先是屯門區的士司機率先參加行動,的士數量大概有三百多輛。後來,港島及九龍的士司機也加入行動。1月13日,全港的士司機也罷駛遊行抗議,港九、新界主要道路嚴重阻塞,交通一片混亂。當晚,圍觀人群不斷增加,特別九龍彌敦道一帶。有不法之徒乘機在旺角等地滋事,搗毀商店,搶奪財物,放火擲石。當局派出防暴警察鎮壓,騷亂至凌晨才告平息。

     警方拘捕一百五十人,騷亂中共有二十八人受傷,損失超過三百五十萬元。的士司機和的士商為顧全大局,翌日停止愚駛。1月18日,立法局召開特別會議,否決增加的士稅。事件終告平息。

 請參考高添強:《圖片香港今昔》,頁166至167。

 參考網址:http://kelvinlai.uhome.net/g2


世界歷史科網頁中國歷史科網頁 最近更新:2001年07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