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課

第十六課 第十七課 第十八課 第十九課 第二十課


香港史主網站
向上

第十九課 戰後的經濟發展

學習要點

知識層面

認識戰後的香港經濟發展。

能力層面

分析香港經濟得到成功的原因。

情意層面

通過探究中國和香港的經濟關係,從中瞭解香港和中國息息相關,從中加強對國家的認同。

日本佔領香港時期,經濟蒙受嚴重損失。1946年,工廠數目已下降到三百多間,對外貿易基本上處於停頓狀態,只有賭場、煙館畸形地發展起來。戰後,政府大力推動工商活動,以求復甦本港經濟。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英國承認新中國,因此香港與內地的商貿活動得以繼續發展下去。1950年,香港對外貿易額超過七十五億元,1951年更達至九十三億元。

   韓戰爆發後,英國政府實行對華禁運,使香港轉口貿易受到沉重打擊。1952年,香港對外貿易額下降到六十六億多元。在這種情況下,港商不得不調整經濟活動,另尋出路,發展工業。中國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內地的資金、人才和設備從上海流入香港。內地遷港的工業,包括紡織、五金、化工、火柴等,對香港實現工業化起了重要的作用。

   六十年代末,貿易保護主義抬頭。香港大力發展多元化經濟。當時的經濟四大支柱是出口貿易、制造業、旅游業和建築業。七十年代後期,中國提出實現四個現代化目標,香港的金融服務(包括銀行、保險、股票等)發展十分迅速。其中股票市場發展最為鼎盛。1973年初,恆生指數升至1775點,後因發現假股票事件,加上中東石油危機,引致港急跌,年終時只有433點。

1982年,英國首相戴卓爾夫人訪華,商討香港前途問題。初時,中國和英國未達成任何協調會,引致港股急挫。1984年9月26日,中英雙方簽署聯合聲明後,港股才逐步回升。1987年,全球出現股災。美國紐約股市一日急跌22%,港股更跟隨美股急挫11%。後來,美股續挫。當時,聯交所委員決定停市四天。本港股市在1987年10月26日停市四日後重開,指數急挫1120點至2241點,跌幅達33.33%。

九七回歸前,紅籌國企股曾掀起炒風。其中北京控股來港招股,吸引萬人上街排隊取申請表格,1997年8月港股更創下16673點歷史新高收市。回歸後,本港經濟又要面對金融風暴。1997年10月,亞洲多個國家貨幣大幅貶值。本港因實行聯繫匯率制度,引致國際大炒家狙擊港匯。本港利率市場一片混亂,拆息一度高企,誘發港股急挫。

1998年8月,政府意識到國際大炒家來勢洶洶,在8月14日收市後宣佈入市干預。財政司司長曾蔭權強調會動用千億儲備迎戰炒家,捍衛聯繫匯率。最終,政府戰勝。本港得以重整。2000年,隨著高科技發展迅速,聯交所也推出創業板為新興企業提供融資渠道,其中不少科技股更引來瘋狂認購熱潮。後來,科技股急挫,本港經濟進入另一困境。幸好,隨著中國即將進入世界貿易組織,香港經濟將有另一新景象。

 請參考高添強:《圖片香港今昔》,頁150至159。

 

世界歷史科網頁中國歷史科網頁 最近更新:2001年07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