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課

第一課 第二課 第三課 第四課 第五課


香港史主網站
向上

第四課    漢代的香港

 

學習要點

知識層面

香港地區日趨重要,如東漢時期已有具規模的墓地,如李鄭屋古墓。

能力層面

要總結李鄭屋古墓的建築特點,養成綜合歸納問題的能力。

情意層面

通過觀察和欣賞李鄭屋古墓的文物,瞭解古代香港文化卓越,建立對香港的認同感。

 

  自香港歸入中國統治後,經濟發展日漸興盛。在漢代,武帝為防止地方政府經濟力量過大,威脅中央政府,曾實行鹽專賣政策。當時,香港地區也有不少鹽場。時光飛逝,香港鹽業已一落千丈!若現在再尋找大規模鹽場,已十分困難。幸好,李鄭屋古墓正補此不足。因為一些考古學家和歷史學家經過深入考查和研究,認為古墓的主人可能是一位鹽商或與鹽業有關的官員。

 

  一九五五年,政府決定興建李鄭屋徒置區,緩和當時急劇增加的人口。當建築工人在深水步東京街北端的李鄭屋村動工時,無意在挖土過程中發現這個千年古墓。香港大學的講師和學生得知後,驚嘆不已。他們認為古墓對研究香港歷史有極大的幫助。後來,林仰山教授和大學生更親自動手進行發掘。

 

  結果,經專家考證得知,這個古墓興建年代是東漢中期。此墓是用磚砌成,內有四室。墓形是十字,闊五尺、長十二尺,高五尺。墓的入口偏向東南方,墓內部分磚塊有花紋和刻文。刻文包括「大吉番禺」、「番禺大治曆」等。文字稱為「番禺」,而不稱「寶安」、「東官」(東莞),即證明此墓建於東晉以前。因為香港地區在秦漢時期屬於南海番禺縣所管轄。

 

 

  考古學家更在古墓內發現了五十多件陶器和銅器,其中包括煮器、食器等。這些器物是反映當時人民生活面貌的實證。但古墓內並沒有發現屍體,因此,考古學家認為李鄭屋古墓可能是一個衣冠冢,用來紀念先人。

 

 

世界歷史科網頁中國歷史科網頁 最近更新:2001年07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