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江南開發
周初封建 春秋戰國政社變動 春秋戰國學術思想 秦漢統治政策 兩漢戚宦 北朝漢胡融和 東晉南朝士族寒族 六朝江南開發 隋唐治世 安史之亂與唐衰亡 唐代經濟中心南移 宋元中央集權 明清君主集權 清初民族政策

 

首頁
向上

范文瀾主編《中國通史》關於江南開發原因的論述 

  東漢時期,長江流域的經濟已經表現出上升的趨勢,孫吳建國時,又有些進展。西晉末大亂,黃河流域漢族人大量南遷,其中士族只是少數,極大多數還是勞動民慼C他們帶著北方比較進步的生産技術來到南方,在南方原有的生産基礎上,加入新力量,因而生産力有顯著的提高。東晉末和梁末兩次禍亂以外,南朝境內沒有發生過大的戰爭破壞,這也是生産力得以逐漸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

 (選自范文瀾主編:《中國通史》第二冊,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翦伯贊主編《中國史綱要》關於江南開發原因的論述

東晉南朝時期,南方的農業生産有了很大的提高。北方農民不斷渡江南來,補充了南方不足的勞動力,也帶來了比較進步的生産工具和生産技術。西晉末年南來的郭文,隱居吳興大滌山中,區種菽麥爲生。這樣的區種法,就是南傳的一種農業技術。南北農民的結合,北方的生産工具和技術同南方水田種植經驗的結合,是南方農業發展的重要原因。

(選自翦伯贊主編:《中國史綱要》,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郭沫若主編《中國史稿》關於江南開發原因的論述

   東漢以來,長江流域的社會經濟已明顯呈現上升景象。益、荊、揚州人口增加很多,昔日地廣人稀的面貌正在逐漸改變。永嘉之際,北方大量流民渡江南下,不僅給南方增加了許多勞動人手,而且給一些經濟落後的地區帶來了中原先進的生産技術。“十六國”時期,當北方由於戰亂頻仍,社會經濟遭到嚴重破壞時,南方印處於相對安定的局面;加之南方少數民族紛紛出山,在各族人民的辛勤勞動下,南方,特別是長江中下游一帶,社會經濟在原有的基礎上迅速地發展起來。

 (選自郭沫若主編:《中國史稿》,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中國古代經濟簡史》對南朝農業、手工業、商業發展狀況的論述

 

南朝農業生産的繼續發展

  江南地區在東晉以後又經歷了宋、齊、梁、陳四個朝代,史稱南朝。南朝相對來說比較安定,農業生産繼續有所發展。

  三國兩晉時大量百姓南遷的情形已如上述。事實上不僅三國兩晉,在整個南朝時期,南渡的移民仍然絡繹不絕。宋、齊、梁、陳各代都有百姓繼續南徙,甚至直到陳朝中後期,流民仍然不斷南來。南來的百姓既進一步充實了南方的勞動力,也有助於繼續提高江南的農業生産技術。

  南朝各代興修了不少水利事業。宋、齊、梁各代都修治過壽陽(今安徽壽縣南)的芍陂;劉宋時曾在雍州襄陽(今河南鄧縣)築圍、修堤、開闢土地數千頃;南齊時曾在齊郡(治所在今山東臨淄)開墾二百頃廢田,用沈湖水進行灌溉;蕭梁時曾在豫州(治所在今湖北黃岡西北)進行水利工程,灌溉田地千餘頃;等等。一南朝境內農業生産最發達的地區首推揚、荊二州。揚州在南朝是經濟最爲發達的地區,其中京師建康(今南京)及其周圍地區是重要的農業區。揚州東土會稽郡,自然條件優越,有良田數十萬頃,農業尤爲發達。荊州發展也很快,田土肥美,農植殷富。自東晉以來,荊、揚二州即有“二陝”之稱。。宋書》作者沈約說:“江南之爲國盛矣。雖南包象、浦,西括鄧、山,至於外奉貢賦,內充府實,止于荊、揚二州”,荊、揚在南朝的經濟地位於此可見。荊、揚以外,雍州、洲州、益州,農業生産也尚稱發達。

  不過,南朝境內各地農業生産的發展並不平衡。有些地區,特別是南北交界常有戰事的地帶,人民不能安居,生産也不能正常進行。如豫州壽春、南充州廣陵、南豫州穎川、汝陽等地,田地都有荒蕪。但總的說來,南朝境內的農業生産是比較正常的。

  在糧食作物方面,江南本來習種水稻,東晉間或有小麥的種植。南朝期間,中原地區的粟、寂、麥也漸在江南推廣。前面說過,由於缺乏統計,歷代的糧食産量都很難計算。南朝的糧食産量,也只能舉一些個別的例子作爲參考。。梁書·夏侯塑傳》載,夏侯壟於豫州築堰,“溉田千餘頃,歲收谷百余萬石”,平均每畝收谷十石。以一石谷碾米七鬥計算,則每畝田可收米七石。梁朝一畝約當今○·七四市畝,一石約當今二鬥弱,拆成今制一市畝可生産穀二·七石或米一石九鬥。當然這也只能作爲一個個別的參考數位,不一定是一般的畝産量。

  這媮棜n專門躑z一下重要經濟作物棉花自國外傳入和生産的情況。

  棉花有非洲棉、亞洲棉和美洲棉等幾種。這幾種棉花都不是我國的原有作物,中國古代無“棉”字,“綿”是指絲綿,古籍上所記的“木棉”是指作枕芯用的木棉,而非棉花。在這幾種棉花中,非洲棉傳入中國的時間大致不晚於西漢中期,系經由中亞傳人我國新疆。傳入初期大概種植不多,一直到南北朝時期,新疆的棉花種植和紡織才逐漸普遍。哺史·高昌傳》記載:其地“多草木,有實如繭,繭中絲如細如,名日白疊子,國人取織以爲布。”在吐魯番阿斯塔那發現的高昌和平元年(西元五五一年)的契約中,提到一次借“疊布”(棉布)六十匹的事。這些資料都反映了當時新疆地區棉花種植的情況。非洲棉産量低,纖維也差,但生長期短,成熟早,適合新疆地區的氣候條件,所以很早就在新疆推廣。亞洲棉原産地是印度,質量比非洲棉好,系經過東南亞傳入華南。傳入的時間比非洲棉傳入新疆的時間要晚一些。棉花的傳入雖然較早,但自南北朝以至唐、宋的長時期中,種植地方只限于新疆、雲南、兩廣和福建的部分地區,棉布在人們的衣著中尚未占重要地位。一直到宋末元初,棉布才開始普遍起來。

  江南的司馬氏王朝滅亡以後,南朝的手工業在東晉的基礎上繼續向前發展

  前面所引陶弘景所說的灌鋼法,在南朝冶鑄中自然還是採用的。他還談到南朝有橫法鋼、百煉鋼等多種鋼的種類,並指出謝平冶煉技術最高,黃文慶擅長鑿鏤裝冶,並稱“中國絕手”。南朝出產鋼鐵的地方很多,産量也大。梁武帝時,大臣康絢引東西二冶鐵器數千萬斤在淮水上築堰,以灌注被魏軍佔領的壽陽城。東西二冶平時的産量一定很大,否則急切之間是拿不出幾千萬斤鐵器的。

  南朝的紡織業也有進展。江南一帶的蠶絲業很發達。以前說過,蓋州的織錦業早有盛名,劉裕滅後秦,把關中的織錦戶遷到江南。到南朝後期,南方的織錦業也發達起來。富人都競穿繡裙,著繡履,以示豪富。不過,這時江南的絲織業還是比不上北方。《顔氏家訓》說,河北婦女織間B錦繡、羅綺之工,優於江南,即是明證。江南的麻織業一向發達,南朝時生産繼續發展。宋初官布一匹值一千多錢,元嘉時降低到五百多錢,到南齊永明年間,入官好布也只值到一百多錢。直到這時南方人的衣料仍以麻布爲主,連低級一些的官僚、地主也尚穿麻布衣服。南北朝時,我國的廣大地區還沒有棉織業。前面介紹農業生産時曾談到,棉花是自國外傳入的,我國原無棉花。南北朝時期,在新疆地區棉花的種植和紡織才開始普遍起來。大致到唐代以後,內地才逐漸推廣。不過,這時已有棉花輸入或白新疆流入內地。南齊和蕭梁時,外國使者曾向南朝送來棉花,但這只是作爲禮品或貢品。據說,陳朝時姚察的門生曾送他“南布”一端,一般南布都理解爲棉布,估計姚察門生所獻的這一端棉布當也是進口品或自新疆流入的,不會是內地所産。

東晉時發明的藤紙在南朝繼續大量生産。此外,使用的還有麻紙。這兩種紙在南朝都很流行。這時的紙張已製造得相當精美,不但能製造潔白勻稱的紙張,同時也能製造彩色紙箋。南朝時,紙張已經完全代替了簡牘,用竹片木牘寫字的時代已成過去了。

  此外,南朝的煮鹽和造船業也都相當發達。

  南朝的手工業,大都爲官府經營。諸如礦冶、兵器、金銀鏤刻、紡織等行業,大都掌握在官府手中。自然,農民家庭副業和個體手工業者也仍然是存在的。

  南朝的商業活動比較活躍。

  南朝貴族、官僚大都經商,連皇帝也在宮中學做生意。宋少帝劉義符,“于華林園爲列肆,親自酤買”。齊東昏侯蕭寶卷,“于苑中立市,太官每旦進酒肉雜肴。使宮人屠酤,(貴妃)潘氏爲市令,帝爲市魁,執罰爭者,就潘氏判決”。宋、齊、梁、陳各代,貴族、官僚經商的事都很普遍,南齊豫章王蕭嶷爲荊州刺使時,曾禁“二千石官長不與人爲市”,既然發出這樣的禁令,可見高官經商的不少。同時,這樣的禁令是否有效也是大可懷疑的。蕭梁時,所任廣州刺史都經商致富,甚至經城門過一下便可獲錢巨萬,即史書所說:“廣州刺史但經城門一過,便得三千萬也。”陳朝時的官僚徐度,也“琩牊迨盛O酤爲事”。宋朝的官僚向靖,“治身儉約,不營室宇,無園田商貨之業,時人稱之”。看來,南朝官僚不經商已成罕事了。

  除了官僚經營商業以外,民間商業也有一定發展。《宋書》的作者沈約曾說:“事有訛變,隆敝代起,昏作役苦,故穡人去而從商,商子事逸,末業浸而流廣”。《北史》魏諸宗室列傳堣]曾說:“河東俗多商賈,罕事農桑,人至有年三十不識耒耜。”可見民間商販也很多。既然有民間商業,就不會沒有富商大賈。宋時來往益州的大商人很多,有資財至數百萬的。但官府限制大商人只能作一定數量的交易。“(費)謙等限布絲綿各不得過五十斤,馬無善惡,限蜀錢二萬”。能有資本至數百萬,自然是大商人了。

  國內交易可以由民間經營,但南北互市和對外通商則全部掌握在官府手中,一般商人不能插手。當時,南朝和南洋各國,以及天竺、獅子國(今斯里蘭卡)、波斯等國都有貿易往來。

  南朝的商業城市最大的是京師建康。梁時城內有二十八萬戶,若平均以每戶五口計算,可達一百四十多萬人。這堙坐p人率多商販,君子資于官祿,市廛列肆,埒於二京(長安、洛陽)”。建康以外最大的商業城市是長江上游的江陵。這婸P成都一帶有密切的商業往來,著名的川馬和蜀錦,都是經此轉運到江南各地的。此外,長江和錢塘江下游三角洲地帶的京口(今江蘇丹徒)、廣陵、吳郡、會稽、余杭,北境的壽春(今安徽壽縣)、襄陽,南境的廣州也都是重要的商業城市,廣州更是海上貿易的中心。

  由於南朝商業比較繁榮,貨幣需要量增加,曾多次鑄錢。但南朝政治腐敗,無論官鑄或私鑄的錢幣質量都很差。如劉宋末年,私鑄之風大盛,錢幣的質量壞到極點。有一種輕小無輪廓的錢叫作“耒子”。更小的叫“鵝眼錢”,既小且薄,一千文錢堆起來尚不到三寸。另有所謂“綖繯錢”,入水不沈,隨手破碎,十萬錢還不盈一掬,可算是古代最壞的錢幣了。

  自兩晉以至南北朝,金銀的使用又比較盛行,尤其是白銀。金銀的形式最普通的是餅或錠(或鋌),另外也還鑄成錢形。關於餅的重量,有說爲一斤,但大概不是定制。錠或鋌的出現,至遲在南北朝時候。銀錢出現最早的記載在北朝;金錢出現最早的記載在南朝齊末或梁初。金銀錢,大概是受了拜占庭的金幣和波斯銀幣的影響而鑄造的。

 (選自復旦大學、上海財經學院合編:《中國古代經濟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最近更新:2008年12月22日。如有任何意見,可電郵給陳志華老師

                                          中國歷史科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