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僧
AL中史教室 向上 張騫與班超 絲路 名僧 市舶司 海上絲路 周達觀 鄭和

 

三大名僧

中國佛教協會:《中國佛教》法顯 頁44-47

中國佛教協會:《中國佛教》玄奘 頁121-127

中國佛教協會:《中國佛教》義淨 頁159-162

 

法顯:《佛國記》頁148-149

玄奘:《大唐西域記》序 頁2-5

horizontal rule

法顯

     法顯,俗姓龔,平陽郡武陽人,少為沙彌,長大後「慨律藏殘缺」「欲令戒律流通漢地」,乃往天竺尋求戒律,亦拜訪佛教勝跡。

     東晉隆安三年,法顯與慧景,道整等發自長安,西向尋求戒律,西出陽關,過「上無飛鳥,下無走獸。」之沙河,橫穿沙漠,越蔥嶺,進入此北天竺,越過小雪山,進入中天竺,遍訪佛教勝跡。然後南下,至巴連弗邑,留二年,參訪佛跡,學梵書梵語寫律,復東行至多摩梨國,住二年寫經及畫佛像。義熙五年,法顯乘商人大舶至師子國,留二年,又得一些漢土所無的經律藏本。義熙七年,乘船東歸,中遇大風,停耶婆提于月復航向廣州,中途又遇暴風,在海中飄行三個月,義熙八年七月,抵青州牢山登陸。歸國後,至建康,從事譯經,共譯出六部二十四卷,百餘萬言,又記其旅行見聞而成《佛國記》,後卒於荊州辛寺。

     梁啟超有云:「法顯橫雪山以入天竺,賚佛典多種以歸,著《佛國記》,我國人之至印度者,此為第一。」指出法顯為西行求法之先驅,法顯以近七旬高齡,同行十一人西行,然中途其他人或退返,或轉途,或死亡,或留住,唯獨法顯一人攜經返晉。在十二年間,遊歷三十餘國。在法顯的影響下,西行求法者與日俱增。

     法顯歸國,攜帶了中土所無之律藏及其他佛經以歸,如《摩訶僧祗眾律》、《薩婆多眾律》、《十誦律》、《雜阿毗曇心》、《大般泥洹經》、《彌沙塞律》、《長阿含經》、《雜阿含經》等,都是當時中土所無的大小乘的基本要籍。並和佛馱跋陀羅共譯出《摩訶僧祗律》、《僧祗比丘戒本》、《大般泥洹經》等,對中國佛學之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

     法顯海陸並遵,廣遊天竺。《佛國記》所載法顯等由北道之焉耆順西南行而至南道的于闐的陸路線,法顯由印度洋至南海的航程,有關信風的記載,對後來研究中外交通都有重要影響。

     法顯歸國後,著《佛國記》一書,全書約萬字,以洗煉之語言敘述了往返印度的艱苦經歷與航程。另又記載了法顯所歷三十餘國之道路、山川、形勢、氣候、物產、宗教、寺廟、古跡、典章、風土、人情保留了古代西域以及印度、斯里蘭卡等國的珍貴史料,是研究佛教,中西交通以及古代中亞、南亞各國歷史的不可多得之實錄。

 

horizontal rule

玄奘

玄奘,俗姓陳,名禕,洛陽緱氏人。十五歲出家。由於當時佛教各學派在一些問題上存在矛盾看法,而姮典中也有不盡統一之處,於是便決心西行求法。 

      貞觀三年 (629),玄奘乘天災,混在飢民中,離開長安。經敦煌,歷西域十六國,行數萬里,進入北印度。經十餘國,到達中印度揭陀國,入當時印度佛教最高學府那爛陀寺,從戒賢大師學習瑜伽行學派重要經典。五年後,離寺往各地遊學,參佛教勝地,四年後重回那爛陀寺,為寺眾講解攝大乘論,並在曲女城召開「無遮大會」,十八日無人能破玄奘的理論。後踏上歸途,經毗羅那拏國,迦畢試國,蔥嶺,到達屬唐的于闐。貞觀十九年,抵長安,前後十八年。

       玄奘西行,對佛教貢獻甚大。他由印度帶回舍利、佛像,經典有520卷,657部。又寫成會宗論破惡見論三身論。玄奘又重傳述唯識學和因明學,弟子窺基著成唯識論述記因明入正理論疏,創立了法相宗,亦傳入了印度之因明學,對思想界影響久遠。

        玄奘歸國,積極從事譯經工作,主持譯場,共譯出75部經書,一千三百三十三卷。而玄奘在譯經時配合意譯、筆譯,能真正傳達佛經內容。不只由梵譯漢,玄奘亦把老子道德經大乘起信論譯為梵文,使中印文化互映。

        在玄奘眾者譯中以玄奘口述、辯機筆錄之大唐西域記最值重視。是書詳實地記載了玄奘離開高昌後之行跡,以及他在十七年間親歷的一百一十個和傳聞的28國的山川形勢,歷丈沿革,風土人情等,是研究中亞、南亞、印度以及中印交通的珍貴資料。近現令考古學家根據大唐西域記而發掘王舍城,那爛陀寺之遺跡,故英國的印度學家史密斯認為「印度歷史對玄奘欠下的債,怎麼估計也不過份。」決非虛詞。因此自十九世紀五十年代以來,法、英、日等國之學者紛紛用本國文字翻譯大唐西域記

        另外,中印兩國在唐以前,政治上關係極少。直至玄奘遊印度,邦交才開始發展。當時中印曾一再互派使節,而兩國文書往來,都經玄奘過目,故玄奘在促進中印邦交上起了樞鈕作用。

         玄奘取經之事跡亦成為了後世文學之題材,如宋出現了大唐三藏西天取經,明代吳承恩西遊記,於是唐僧取經乃成為千古佳話。

 

horizontal rule

 義淨

   義淨(634-713)字文明,俗姓張,齊州人年十五即萌西遊之志,「仰法顯之雅操,慕玄奘之高風。」《高僧傳》

        高宗咸享二年(671),淨方發足,由揚州至廣州,乘波斯舶南行,抵佛逝國,留半年,研究佛教之聲明學,北上末羅瑜,轉向羯茶。次年後乘舶向天竺,經裸人國達東印度之耽摩立底,留一年,學習梵語及聲聞論。五年,行赴中天竺,到摩揭陀國那爛陀寺,復遍禮聖跡。然後回到那爛陀寺,一住十載。

        武后垂拱元年 (685),義淨由那爛陀寺還耽摩立底,從恆河口升舶東歸,權居佛逝,整理翻譯佛經,又撰寫《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南海寄歸內法傳》,中雖曾被誤載返國,然因所得三藏仍在佛逝,乃復返佛逝。武周証聖元年 (695)淨歸唐,歸唐後主持東西二京譯場。玄宗先天二年 (713)逝於長安大廌福寺,年79

        義淨在外二十五年,歷三十餘國,攜回帶回真容聖像一尊,佛舍利三百粒,梵本經律論近四百部,回國後致力從事譯經工作,共譯出經律五十六部,凡二百三十七卷。在主持東西兩京譯場時,對以前之譯場組織有繼承也有發展,由於他精通梵、漢兩種文字,所譯非常準確,使譯出之經典堪稱完備;其與玄奘同受學於那爛陀寺,回國後能續「法相宗」緒論;又特重律部,可補玄奘之不足,故宋《高僧傳》謂「其傳度經律,與奘師抗衡」,並稱他為釋門之「象胥」(象胥是《周禮》中所載通異邦語言者)。與鳩摩羅什、法顯、玄奘被譽為佛經中四大翻譯家。

       義淨之《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記載唐代赴西域南海僧人傳記凡六十,對其中僧人身經困境而百折不撓之精神及其中死去者,備極推崇景仰,對有志海外求法之僧人,誠一重大鼓勵。

      《南海寄歸內法傳》及《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對南海記述最詳。不但對各地名詳加注敘,對於其地理環境亦注述詳盡。《南海寄歸內法傳》中,比較值得重視的是有關南海十數州之記載,有關風土人情,山川形勢皆有述及,如崑崙國人民膚色甚黑﹐愛食人﹐語言不正﹐善於潛水等。成為研究南海史地之珍貴史料。

        義淨西行求法往返均遵海路,在《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中亦記載及三十多位高僧往來南海之蹟,其載有由廣州南航至舊港,再西行至耽摩立底之航路。另外《南海寄歸內法傳》亦詳盡地記載了印度、西域之陸路交通,對中國與南海交通之研究貢獻甚大。

        今日南洋華僑雖以明清兩代為多,然最早開發探險,往來南洋者,則不能不首推漂流南海之義淨。自《南海寄歸內法傳》詳述南海情況,《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詳記往南海航道,國人對南洋情況漸漸了解,引起移居、經商之念,故義淨之西行實為海外華僑開發之先鋒。